重磅!人民日報再發任平文章
- 2022-12-15 點擊:2120
人民日報12月14日推出任平文章《勇毅前行,中國經濟行穩致遠》指出,胸懷大局大勢,就不懼亂云飛渡;把握有利條件,就不懼風雨兼程。向著更加光明的未來、更加開闊的水域進發,中國經濟航船破浪前行、揚帆遠航。
中國共產黨是我們成就偉業最可靠的主心骨,能夠集聚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這是中國經濟航船行穩致遠的根本政治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能夠有力破解發展面臨的各種難題、有效應對風險挑戰沖擊,這是中國經濟航船行穩致遠的根本制度保障。持續快速發展積累的雄厚綜合國力,為我們戰勝各種風險考驗提供了強有力的底氣和最有效的保障,這是中國經濟航船行穩致遠的物質基礎。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秩序和有力支撐,這是中國經濟航船行穩致遠的基本前提。中國人民有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能夠進一步激發無與倫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這是中國經濟航船行穩致遠的動力源泉。
斗罷艱險又出發,風雨無阻向前行。又出發,中國經濟航船把穩舵、加滿油、鼓足勁。向前行,時與勢在我們一邊,新的戰略機遇與發展主動權在我們手中,人間正道在我們腳下。
(一)
奔向大海的河流,跨越高山深谷、歷經沖波逆折,但奔騰向前的勢頭始終不變。
今年以來,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大宏觀調控力度,保持了經濟社會大局穩定。
壯闊征程看開局,中流擊水看起勢。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示:“現在,我們正意氣風發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span>
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我們滿懷豪情、信心百倍,更深知前進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叭娼ㄔO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痹邳h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語氣堅定:“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必須堅定信心、銳意進取,主動識變應變求變,主動防范化解風險,不斷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這是對“時”與“勢”的深刻洞察,是領航中國發展的高瞻遠矚,彰顯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堅定歷史自信、保持戰略定力、掌握歷史主動的信心和勇氣。
胸懷大局大勢,就不懼亂云飛渡;把握有利條件,就不懼風雨兼程。向著更加光明的未來、更加開闊的水域進發,中國經濟航船破浪前行、揚帆遠航。
(二)
新時代十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十年。這十年,有涉灘之險,有爬坡之艱,有闖關之難,極不尋常、極不平凡!
猶記得2012年經濟增長速度多年來首次“破8”,“中國經濟泡沫論”“中國經濟硬著陸”不絕于耳。彼時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持續,中國經濟發展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時期。我們實事求是進行改革調整,“不再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引領中國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猶記得2018年美方肆意加征中國輸美商品關稅,致使中美經貿摩擦升級。彼時世界經濟因此而生不確定性,各種“極限施壓”試圖扼殺中國發展的良好勢頭。我們勇開頂風船、無懼回頭浪,堅定不移擴大改革開放,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推動中國經濟邁上新臺階。
猶記得2020年初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黑云壓城,我國一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不少方面一度按下“暫停鍵”。我們統籌兼顧、協調推進,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
…………
中國經濟是一艘巨輪,體量越大,風浪越大,掌舵領航越重要。正是因為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中國經濟總能在戰勝挑戰中發展、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歷經考驗中壯大。
作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等重大判斷,作出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決策,作出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等重大部署……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具有駕馭復雜局面的嫻熟能力、引領中國發展的高超智慧。實踐證明,重大歷史關頭,黨的政治領導力“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只要堅持黨中央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中國經濟一定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如何解決快速發展積累的老問題,如何迎接轉型升級的新挑戰,發展千頭萬緒!“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習近平經濟思想系統回答了新時代中國經濟“怎么看”“怎么干”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指引我國經濟于紛繁復雜中開辟坦途。實踐證明,回答時代課題,黨的思想引領力“不斷開辟發展新境界”。只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持續提高領導經濟發展能力和水平,中國經濟一定能“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超級計算機領跑全球,載人航天捷報頻傳,北京大興機場、港珠澳大橋等建成使用,新冠病毒基因組測序等見證創新速度……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進的背后,是一套高效的組織動員體系和統籌協調的資源配置模式。回首不平凡的征途,一個個標志性成就取得、重大戰略實施,靠的是我們黨強大組織體系、高效動員能力。實踐證明,實現既定目標,黨的群眾組織力“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能”。只要把黨的領導這個最大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把廣大干部群眾高效動員起來,中國經濟一定能“積勢蓄能勇向前”。
攻克貧中之貧、堅中之堅,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近200萬名鄉鎮干部和數百萬村干部,同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無數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等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構筑了抗擊疫情的堅固防線。黨旗所指,就是民心所向。黨中央一聲令下,廣大黨員挺身而出、億萬人民眾志成城。實踐證明,攻克艱難險阻,黨的社會號召力“匯聚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只要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中國經濟一定能“踏平坎坷成大道”。
中國共產黨是我們成就偉業最可靠的主心骨,能夠集聚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這是中國經濟航船行穩致遠的根本政治保證。
(三)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發布,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的一份中國經濟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將有效解決地方保護、行政性壟斷造成的經濟效率損耗等問題,是進一步在全國范圍內提高生產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關鍵。
越是形勢嚴峻、任務艱巨,越需要善于運用制度力量應對風險挑戰沖擊、激發經濟活力潛能,這是改革的大邏輯,也是發展的辯證法。
十年革故鼎新、守正創新,從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到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推動中國經濟破浪前行中展現巨大的制度效能。
這一制度堅持全國一盤棋,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的獨特優勢。
東西部扶貧協作、精準扶貧、定點扶貧、對口支援、社會幫扶……在中國擺脫貧困的史冊里,這些關鍵詞格外令人矚目。環顧全球,區域發展不平衡是世界級難題。中國構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制度體系,舉全國之力、集中精銳力量投向主戰場,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傳奇。
回望來時路,堅持全國一盤棋,體現在對口幫扶、對口援建搭建的“連心橋”,體現在新型舉國體制托舉的“飛天夢”,體現在疫情考驗面前號令四面、組織八方,體現在協同作戰護航“一江碧水向東流”……大國攻堅,舉國同心則無堅不摧;大事難事,握指成拳則無事不成。
這一制度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能夠發揮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關鍵作用。
歷時200多個日夜的調研、謀劃、起草、修改,“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擘畫了國家未來發展宏圖。有外媒感嘆:“當許多國家還在努力為今后幾周做規劃時,中國已經設置未來15年的議程”。如果說審時度勢謀劃未來發展,是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重要途徑,那么堅持制度創新,把制度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則不斷夯實著中國經濟長遠發展根基。
放眼神州大地,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穩步推進,筑牢區域協調發展的基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放管服”改革、產權制度改革、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等重要舉措持續深化,疏通高質量發展的經脈;21個自貿試驗區覆蓋東西南北中、海南自貿港揚帆起航、浦東新區乘勢而上,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蹄疾步穩……制度創新的豐碩成果,積蓄發展動能、激活發展優勢、釋放發展潛力。
這一制度堅持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展現出非凡的組織動員能力、統籌協調能力、貫徹執行能力。
中國為什么能?有人將中國經濟的騰飛歸結為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技術、承接產業轉移等“后發優勢”,有人認為中國的發展靠的是人口紅利、環境容量等“比較優勢”。但“后發優勢”不會自動轉化成發展優勢,“比較優勢”不會天然變為競爭優勢。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斷一語中的:“我國經濟發展獲得巨大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我們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span>
放眼當下中國,宏觀政策、微觀政策、結構政策、科技政策、改革開放政策、區域政策、社會政策加快落地,增量政策工具謀劃推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持續加力,密集出臺的紓困政策為市場主體送來“及時雨”,為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提供“指南針”。宏觀政策靠前發力,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緊密結合,中國經濟頂住三重壓力,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9%,比第二季度加快3.5個百分點,在化解風險挑戰中回穩向上、步履堅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能夠有力破解發展面臨的各種難題、有效應對風險挑戰沖擊,這是中國經濟航船行穩致遠的根本制度保障。
(四)
“誰來養活中國?”
新中國成立前夕,國際上曾有人斷言:“人民的吃飯問題是每個中國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個問題,還沒有一個政府解決得了?!笔聦崊s是:從1949年到2022年,我國糧食總產量從2264億斤提高到13730.6億斤。我們不僅“自己養活了自己”,還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為保障世界糧食安全和減少全球饑餓人口作出了巨大貢獻。
研判中國經濟,不僅要看速度快不快,也要看底盤穩不穩、勁頭足不足。從人均國民收入僅幾十美元,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萬美元;從“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到擁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從一窮二白、百業待興,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一位外國經濟學家在著作《中國:永不破裂的泡沫》中坦言,中國經濟發展史也是各種“中國崩潰論”的失敗史。
正是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堅實國力,讓我們“風雨不動安如山”。
——風雨襲來時,更顯堅韌挺拔。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1998年特大洪水百年不遇,直接經濟損失數千億元;非典疫情突如其來,第三產業受到嚴重影響;汶川特大地震山崩地裂,災區經濟面臨大考;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經濟格局發生深度調整;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全球發展遭遇嚴重挫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風險挑戰更加復雜多變……一次次狂風驟雨,一道道難關險關,中國經濟總能履險如夷、化危為機,關鍵就在于具有無比強大的韌性。這種韌性,體現在巨大的市場空間,表現為完備的產業能力,彰顯于有力的政策支持,升華成堅定的發展信心。
抗災情、促弱苗、搶農時,奪取糧食豐收;暢循環、減稅費、保主體,穩住經濟大盤;強鏈條、增后勁、持續創新,掌握發展主動……在風雨中砥礪成長,于挑戰中強筋壯骨,今天的中國經濟不僅“體量”更大,而且“體質”更好、“免疫力”更強。
——爬坡過坎中,更顯潛力活力。
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萬美元的大國,意味著什么?
從需求潛力看,我國已經形成擁有14億多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的全球最大最有潛力市場;從人力資源看,我國擁有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達2.4億,是人力資源大國,也是智力資源大國;從創新能力看,我國在基礎研究和戰略高技術領域已產出一批世界級科技成果,進入了創新型國家行列……正是富有想象力的增長空間、充滿可能性的發展機遇,讓“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成為海內外的廣泛共識。
積攢了強勁的發展勢能,中國經濟的江河就能沖開絕壁、奪隘而出、千里奔涌。轉型不停頓、升級不止步,今天的中國經濟不僅繼續保持總量擴張,而且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
——驚濤駭浪下,更顯回旋空間。
在一所大學的中國研究課程中,教授第一節課就向學生強調,理解中國要注意3件事:“中國非常大!中國非常非常大!中國非常非常非常大!”中國經濟也如同一片大海,有大海之大、大海之廣、大海之深、大海之力。
今天的中國,擁有日益增強的產業配套能力、技術成果轉化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擁有充滿活力的微觀基礎、充足的宏觀政策工具,擁有不斷優化的區域空間布局、持續涌現的新的增長帶、增長極。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提升,讓中國經濟這片大海更大、更廣、更深、更有力。
經濟的大海奔騰不息,開放的春風溫暖世界。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成功舉辦,與會企業紛紛表示:“讓我們感受到中國擴大對外開放、與世界分享機遇的決心,也帶來巨大機遇”“將繼續加強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為各國各方提供自由貿易往來和經貿合作交流的舞臺,彰顯了中國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堅定決心”……2013年至2021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38.6%,在全球居于首位。把握機遇、乘勢而上,今天的中國經濟不僅以“春江潮水連海平”的狀態砥礪前行,而且以“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勢頭創造更多可能。
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示:“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將為世界經濟企穩復蘇提供強大動能,為各國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機會?!闭缤饷剿u論的那樣,中國是引領世界經濟增長的“可靠火車頭”之一。迎風搏浪,無懼風雨!中國經濟不僅是世界經濟重要的動力之源和強勁引擎,還為動蕩變化的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
持續快速發展積累的雄厚綜合國力,為我們戰勝各種風險考驗提供了強有力的底氣和最有效的保障,這是中國經濟航船行穩致遠的物質基礎。
(五)
理解中國經濟,不僅要在突飛猛進中尋找答案,還要從國泰民安中發現邏輯、在安定有序里洞察緣由。
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表明,一個國家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過程中,往往都要經歷一個社會矛盾和風險的高發期。很少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不僅用幾十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而且不斷書寫著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實現了活力與秩序、發展與穩定的平衡,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
這樣的數據令人震撼。新時代十年間,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65萬元增加到2021年的3.51萬元,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覆蓋超過10.4億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每個人的生活,隨著時代的進程逐漸豐滿,伴著國家的發展不斷改善。千年小康夢、百年富強夢、飛天寰宇夢、蛟龍蹈海夢、奧運金牌夢……曾經視作天方夜譚的想象,正在令人驚喜地持續發生;一度認為遙不可及的夢想,已經勢不可擋地變成現實。
這樣的場景催人奮進。風馳電掣的高鐵呼嘯而過,“流動中國”四通八達;綠水青山的景象賞心悅目,“美麗中國”如詩如畫;便利快捷的服務觸手可及,“數字中國”如火如荼……一份今年出爐的《全球幸福感報告》顯示,中國的幸福感指數在所有受訪國家中排名最高,連續第二年蟬聯“最具幸福感國家”。今日之中國,徹底告別缺衣少食、物資匱乏,再無饑饉之年、凍餒之患。9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上,處處充滿生機勃勃的景象。
這樣的感受最為真切。有力應對一系列重大自然災害,開展“云劍”“凈網”“凈邊”“斷卡”“獵狐”等專項行動,向電信網絡詐騙、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亮劍”;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集中力量攻克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隨著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平安中國建設邁向更高水平,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公認的最安全的國家之一。調查顯示,2021年人民群眾對平安建設的滿意度達98.62%。
十年砥礪前行,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發生在每個人身邊的故事,匯聚起來就是日新月異的人間奇跡;一天更比一天好的生活書頁,裝訂起來就是波瀾壯闊的歷史鴻篇。
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秩序和有力支撐,這是中國經濟航船行穩致遠的基本前提。
(六)
認識中國經濟,不僅要看發展的哲學,也要看不屈的意志、奮進的精神。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
百年來,從積貧積弱、滿目瘡痍到全面小康、繁榮富強,從被動挨打、飽受欺凌到獨立自主、堅定自信,中國人的精神面貌由被動變為主動、由消極變為積極、由悲觀變為樂觀、由自卑變為自強,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歷史主動精神、歷史創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書寫著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偉大歷史。
“我們的航天事業要發展、要壯大,不能靠別人,只能靠自己!”這是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埋在心底的志氣。憶往昔,百年前中國人被西方人蔑稱為“傅滿洲”“瞇瞇眼”所萌生的苦楚;憶往昔,一幅奧運賽場上“用擔架抬著一個大鴨蛋”的漫畫所帶來的刺痛;憶往昔,我們的將軍參觀外國裝備踮起腳尖、前傾上身“謙虛得如同小學生”所引起的心酸……今天的中國人,目睹嫦娥五號、天問一號、神舟十五號等科技創新突破,見證北京鳥巢上空綻放的煙花,親身經歷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還有什么理由不自信?還有什么目標不能抵達?
“拿下港珠澳大橋,世界上就沒有我們中國人不能造的橋!”這是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矢志攻堅的骨氣。沒有等來的輝煌,只有拼來的精彩。把一個個“難題”變為了“奇跡”,讓一個個“不可能”變成了“一定能”,“每個人都了不起!”今天的中國,一個個快遞小哥把包裹交到用戶手上,構建了世界最大的郵政快遞網絡;一支支科研尖兵埋頭于儀器與數據,創造出“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業績;一名名黨員干部和群眾一起“汗珠子摔八瓣”,書寫了“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脫貧故事”……涓涓細流匯成滄海,片片磚礫構筑長城。正是每個人前進的腳步,疊加成國家的進步;正是每個人創造的價值,匯聚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
“大風大浪見多了,這點風雨,我們還真不怕!”這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江西鷹潭一家制造業企業負責人昂首挺胸的底氣。彩虹和風雨共生,機遇和挑戰并存,昭示著亙古不變的辯證法則。面對轉型升級的陣痛、外部環境的變化、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我們更加激發拼搏的豪情、激揚團結的精神、激蕩奮進的力量。不管什么樣的困難與挑戰,無論多么大的風雨和坎坷,都摧不垮奮斗志,難不倒中國人。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中國一定能啃下“硬骨頭”、踢開“絆腳石”、鏟除“攔路虎”,把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穿越茫茫大漠,和田至若羌鐵路通車運營;遙望耿耿星河,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翱翔寰宇;深探浩浩碧海,我國海上首口頁巖油探井獲高產油氣流……今天的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強,極大增強了志氣、骨氣、底氣!在風險挑戰面前砥礪膽識,激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信心和動力,劈波斬浪,堅毅前行,勝利是我們的,也一定屬于我們!
中國人民有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能夠進一步激發無與倫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這是中國經濟航船行穩致遠的動力源泉。
(七)
重要的時間節點,關鍵的奮斗坐標。
在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重責在心,呼喚踔厲奮發;重任在肩,尤需勇往直前。
明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經濟工作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span>
斗罷艱險又出發,風雨無阻向前行。
又出發,中國經濟航船把穩舵、加滿油、鼓足勁。向前行,時與勢在我們一邊,新的戰略機遇與發展主動權在我們手中,人間正道在我們腳下。
“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不管風云變幻,無論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克服千難萬險、走過千山萬水,我們更加堅信,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有14億多中國人民團結奮斗,錨定奮斗目標,用好有利條件,激發奮斗豪情,中國經濟航船定能越過激流險灘、穿過驚濤駭浪,駛向更加壯闊的前程!
- 上一篇:重磅!任平來了
- 下一篇:深刻領會推動綠色發展的重大意義和豐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