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方面攻堅,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
- 2023-08-25 點擊:1238
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讓科技創新根植于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土壤,培育構建促進可持續增長的新動力引擎。面向新時代新征程,黨中央成立中央科技委員會,充分發揮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以新型舉國體制總攬科技事業全局,對科技創新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科技創新工作使命光榮、重任在肩。科技界和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決把黨的領導落實到科技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矢志攻堅克難,推動科技創新主動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打造經濟增長、產業升級、民生改善的內生動力,為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為實現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緊扣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強化科技工作整體統籌
加強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做好科技工作的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
加強戰略規劃計劃統籌,對科技發展戰略目標、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中長期和年度工作安排等作出科學部署,一張藍圖繪到底。
加強科技創新資源統籌,在創新主體、創新資源、創新環境等方面持續加大統籌力度,加強科技資金、人才隊伍、科研基礎設施的統籌,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加強科技政策統籌,聚焦科技自立自強,把黨中央關于科技工作的決策部署細化實化為具體政策舉措,形成系統完整的科技政策體系。
二、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高質量發展的源動力
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長遠發展,聚焦重大創新領域,加快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和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優化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定位和布局,完善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體系,建立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履職盡責、優勢互補的協作機制。
注重發揮國家實驗室引領作用、國家科研機構建制化組織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主力軍作用和科技領軍企業“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作用。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支持企業更大范圍參與國家重大科研攻關任務,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科技基礎。
三、實施重大科研項目攻關,保障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
強化基礎研究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布局,有組織推進戰略導向的體系化基礎研究、前沿導向的探索性基礎研究、市場導向的應用性基礎研究。
加快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著力解決影響制約國家發展全局和長遠利益的重大科技問題,從根本上保障我國產業安全、經濟安全、國家安全。
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形成以場景帶動科研攻關、成果轉化和產業培育的新模式,加快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面向國家發展的戰略需求,加快啟動實施“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形成面向未來的科技創新戰略布局。
四、提升區域創新輻射帶動能力,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
緊緊圍繞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統籌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以點帶面,推動更多地方加快走出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路。
發揮三大國家科創中心引領作用,匯聚世界科學前沿領域和新興產業技術創新、全球科技創新要素,促進國家自創區和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打造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創新創業生態。
完善跨區域協同創新機制,加強產業對接和資源對接,實現優勢互補和區域協同。
五、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營造良好創新生態環境
深化財政科技經費分配使用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提升科技投入效能。
扎實推動科技評價、獎勵和激勵改革舉措落地。
堅持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和潛力,培養造就一支心系國家、服務人民、勇攀高峰的高素質科技人才隊伍。
在全社會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
六、構建高水平科技開放合作體系,匯聚全球創新發展資源
積極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以持續提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夯實國際合作基礎。
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和舉措,不斷拓展國際科技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把我國科技實力轉化為全球創新治理的影響力,提升在全球創新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
構建全球領先的新技術、新產業標準體系,推動更多的中國產業技術標準成為全球通用標準。
加快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為解決全球性問題貢獻“中國智慧”。
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